close

    葫蘆輋(輋音奢)客家讀音似北京語之(葫蘆枷)(葫蘆掐)字客語讀音同「斜」或字相似,故”葫蘆輋”一直被台灣的客家後裔認為是「葫蘆斜」「葫蘆衺」認作「斜側葫蘆」之意,已經忘記此地曾是畬族盤據之地。同畬字,原是族名,後兼作地名也。

    在元末明初,吳姓等幾姓人遷至海豐縣葫蘆輋(葫蘆衺)開基創業,三百餘年後吳姓子孫在此繁衍最盛,人口大增,物產豐饒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,因海豐縣幅員過廣管轄不便,增設陸豐縣,葫蘆衺即歸陸豐縣管轄(今屬陸豐市八萬鎮)。

    明初吳氏在此開基後,歷經明朝及清朝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到乾隆初年,近四百餘年風調雨順,葫蘆輋物阜民豐,百業隆興,商旅成群,人民安居樂業,儼然已成繁榮城鎮兼世外桃源。可惜好景不常,清乾隆年間葫蘆發生了重大刑案,居民驚恐之餘聞說縣太爺即將親臨驗屍問案,以是驚喜相兼,熱心趕工建「接官亭」,整修布置吳氏祠堂供縣太爺住歇。

    縣官駕臨,人民夾道拜迎有如皇帝親臨,在接官亭受地方耆老接待,獻膳、獻禮、獻官糧已畢,其中有各類瓜果、奇珍野味、捐糧堆積如山,前呼後擁送入豪華吳氏祠堂歇息,官府原以為此地是「山輋土族」所居,化外之地,今日所見大出意料,不但物產豐饒,民風質樸,心中欣喜萬分。當時天熱只見縣太爺「脫去官服換成便服」,一者貪涼,一者以示親民,驗屍問案後便穿著便服帶著大批官糧禮品離去。

    不久葫蘆輋隨即發生罕見洪水災害,此後葫蘆輋(其實包括整個陸豐縣)水澇旱災不斷,不但五穀欠收,穀價反暴跌,官府抑價之故。有時豐收則穀賤如土,糶盡存糧青黃不接時則穀貴如金,總是商旅渺跡,稅賦暴增,百業不振,人丁雖旺,卻難以聊生,只能離鄉背井以謀生計,因此拋棄故土遠遷外地者眾多。

    有江湖術士附會故事斷曰:「當年縣官來,脫袍換布衣,非吉之兆也,風水因此敗壞」。事蹟流傳數百年,遠遷之後裔,代代相傳,引為憾事。以今日知識史料參照推理,此事實乃天災人禍所造成也,乾隆年間陸豐頻發旱澇之災,官員發現葫蘆輋物產豐饒民風淳樸後,於荒年在此加重稅賦,剝削城郊建設縣城,賄絡京官(事見和珅傳),以致雪上加霜或是此地沒落主要原由之一也。

  葫蘆輋  葫蘆畲  葫蘆斜  葫蘆衺 皆指此地也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立元公派  吳明慶公外孫 葉綸 敬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花蓮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